top of page

在城市重建往昔村莊 客家文化主題公園

已更新:2022年4月9日

生態教育結合文化 客家耆老產生感情投射


所謂「禮失求諸野」,位居中心的文化漸漸遺失,大家必須到鄉野去訪求遺留的過往文化;其實這過程也可能倒過來,「鄉野」文化逐漸消逝時,反而在思慕鄉間體驗的城市裡,被重建起來!


台灣大學附近、佔地4頃左右的客家文化主題公園(以下簡稱客家公園),不只是珍貴的綠點,進駐其中的台北市客家文化基金會致力於複刻過往客家庄樣貌,久而久之竟成為客家耆老的心靈寄託。城市綠洲不只用來比喻「都市中難得的綠點」,心裡對消逝中的文化/氣息的懷念,那分珍視之情,也是一種發現綠洲的概念。



小小客家庄也是生態教室 請樹藝師傳授「都市林」概念


為了讓市區有更多綠意,台北市中心不乏樹林,但樹林不等於都市森林。都市的樹林選植大多樹種單一,且常有不關注植樹是否適合當地水土的問題。然而真正的森林必須適應當地環境,且具有多樣性的組成與多層次的結構(樹冠層、中層、底層各有不同的生物棲息)。


客家公園裡的樹林也有基盤不良、樹木種植過密等人工選植樹林的狀況,正是城市綠洲裡生態教育的重要環節,客家文化基金會請樹藝師、攀樹師來園區內開課,傳授大家都市林的觀念。將來若能發展出完整的森林生態系、有多層次結構,不僅生態會更強韌,也能容納更多生物,成為更佳的生態教室。


復刻客家庄 進行客家文化再建


客家公園包含樹林、農田、水域等不同的場域,在客家文化基金會服務的葉昆杰主任表示,他與職員、志工們的職志就是推廣客家文化,揉和客家人的方式種植農作物、割稻、造土窰、炊煮... 還原過往客家村庄的生活體驗。


與其說是公園,客家公園比較像「主題文化村」,裡面有個十幾步就能登頂的土丘,以及附麗而下的梯田,周遭環繞小河,河中有台水車...... 方寸之地卻盡有經典的村莊元素,宛如電影造景,也就在這小小一隅,志工們進行文化教育的工程。


客家公園的農田採用無毒友善農法,將白腹秧雞、黃頭鷺、紅尾伯勞、鳳頭蒼鷹等鳥類吸引過來,當志工們對參與農作的家長、孩童進行生態教育時,也結合了客家文化教育,比如白腹秧雞客語怎麼說?客家人如何用天然的方法減少蟲害?當我們看到一隻鳥,只會連結其模樣與名字,認知尚淺;而在客家公園裡觀察各種鳥類、昆蟲時,還能結合農作體驗,能建構更完整的認知,與深刻的文化認同。



客家耆老也成為教育理念推展者


說到認同,我們似乎講太多對民族文化的認同了,但具體而言到底是什麼呢?是在國外見到唐人街的親切感嗎?或是,原住民來到九族文化村會油然一股感動嗎?或許有一天年紀夠大、思念之情夠豐富,就會對舊事物深刻感念吧!如同客家長輩密切關注客家公園一樣。


葉昆杰主任分享,一些客家耆老已對客家公園產生情感的投射,並投入「再造」的過程:對客家公園經營農田的方式總想提供意見,若意見沒有被採納甚至會產生摩擦!但長者的責備畢竟源自心中的重視,所以嚴厲的責罵漸漸軟化為循循善誘的建議,後來他們還會幫志工向遊客解說。這些過程代表著,只要用心付出,客家公園不只能吸引好奇的外人,也能爭取到文化源頭的認同!



綠洲的多角永續經營


不侷限於推廣客家文化,葉主任期望客家公園能發展更多嘗試,比如養蜂、種植蔬果、歷史教育等等,並藉此推動世代交流;或是用公園為載體去平衡都市生活與大自然環境,同時發展各種產業,希望這些努力能讓市民對城市綠點有更多想像,同時對地方關懷產生認同。


客家公園如同放大版的「玩沙區」,讓志工能在其中玩各種嘗試。例如陳今如大姐,屬於客家公園的藥草組,期望打造出種植各式中國青草藥的園地,並用廢棄棧板做食農列車,將理念推廣到社區裡;近來還跟台灣夢想城鄉營造協會一起成立木工班,用農場的資材做一些產品,再拿去販售或募款。


以及退休來當志工的鄭大哥,有感於現在很少都市人會接近大自然,因此參加花圃組,用自然的農法來種蔬菜、花果,再拿來跟市民們分享,甚至輔導大家親自來種植。農作的同時,也會進行土壤的活化,並回收樹枝、落葉等廢棄物做循環再利用,同步推展客家愛物惜物、友善自然的觀念。


與鄭先生相仿的是果園組的季薰,不只種植經濟作物,還想把更多的人連結在一起,例如2018年的礦工計畫,經常邀請其他組織的人一起合作,像是將採收的薑黃加工成商品。客家公園試圖把人與農作物連結在一起,駕輕就熟後就像是一條產業鏈,因此去年成立「果園產業組」,發揚客庄惜物愛物的優良傳統。


最後由歷史組的伍姊,強調「要知道未來怎麼走之前,通常要先知道過去的自己是什麼?」她希望能一步步爬梳過去(公館)水岸一帶的歷史脈絡,例如最近歷史組試著進行一個計畫:以陶版呈現過去的故事,留下紀錄,未來大家就能用這些陶版來說故事,進一步擴大民眾的認同感。





 



19 次查看0 則留言
bottom of page